登录 注册

【百科】过年回家“闯三关”,你敢吗

发表于:01-18 浏览:837 次

家是温馨的代名词;家是快乐的代名词;家是幸福的代名词。真的!当一个人心理极其脆弱的时候,唯一想到的便是家。家是一个可以“疗伤”的地方。

所以春节来临了,哪怕买不到火车票,哪怕飞机票再昂贵,哪怕工作再繁忙,哪怕身体再疲惫;也要回家,陪父母吃一顿饭,和小伙伴一起放鞭炮,唱一唱小时候的歌。因为只有一个地方能值得我们留恋,那就是“家”。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研人员说:回乡过年是城市人实行“自我疗伤”的一种选择。城市化给现代人带来了一箩筐的压力。“如果人们对基本的生存都感到压力,身体就会产生更多的皮质醇,海马组织也会萎缩,从而有可能阻碍记忆的形成。”


回家过年,我们能充分享受到家人、亲人朋友的关爱,跟同学、朋友聊聊自己的心事。除了这些掏心窝子的甜言蜜语的“话疗”外回到家里,看到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充分感受到那久违的安全感,让自己崩了一年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使自己的压力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不管是悲愤者,还是劳作者既然我们不能不对那可哀或可喜的纪念保持沉默,到了过年,不如索性放下一切,休息和高兴一番。所以说回家过年也是一种“自我疗伤”。

可总有那么一些人,年轻人居多,在别人万家团聚、尽享天伦的时刻,他们却“近乡情怯”,成为“恐归族”。

一个看似简单的怕回家过年的心理,已涵盖了中国亲子关系中的所有问题。根本是,孩子的感受不被尊重,孩子得围着父母的感受转,于是,回家过年就成了父辈对晚辈的情感勒索。


“恐归族”越来越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怕回家、不愿回家呢?

一、逼婚族。年轻人正值恋爱结婚年龄,很多却仍孑然一身,春节回家会面临亲戚友人的嘲讽,家长们的追问和催婚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巨大压力。为了逃避这种压力,甚至出现租借男女朋友回家的现象。更多则是干脆不回家,以逃避父母逼婚。

第二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是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传统观念中,父母花钱供孩子上大学,就是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但是,年轻人往往工作不久,在事业上很难取得什么大成就,很多人“混得不怎么样”甚至“混得不好”,碍于面子,觉得在家乡父老面前无法交代。

第三、攀比心理。春节回家,怎么都无法逃开那些闲言碎语的无良攀比轰炸。世俗永远是逃避不了的东家长西家短陈芝麻烂谷子,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甚至同村同龄、邻居亲戚都会被人下意识地划分为与你展开PK的对象,谁比谁强谁比谁弱,人逢过年PK多,虽然我们不介意我们嗤之以鼻,但人际关系立于眼前,被一时嘴热嘴刁的人评断三言两语,平静的心灵也会多少有点波澜起伏的不快。


春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无论平时身在何处,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每一个回家过年的人,身心感受都是不完全一样的。很多年轻人回家过年,感受到浓浓亲情的同时,可能也感受到种种压力。对于春节回家的年轻人来说,内心的“五味杂陈”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不是不想回家不是不愿回家,只是家因为诸多原因,对于我们来说变成了一个甜蜜的负担。


阳光心理告诉你:家长不要盲目催婚,作为家长,可以为子女的婚姻进行合理化建议,但不要盲目地去催婚。“望子成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孩子受到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的同时,不但得不到父母的精神支持,还要接受来自父母的巨大精神压力,对于孩子的心理摧残可想而知。所以建议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能够理性化,客观看待,给孩子多一点关爱和支持。家是心灵的港湾,让孩子不再害怕回家

标签:人际关系

专家推荐

CopyRight ◎ 2016-2018 版权所有: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咨询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