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家长如何教育好男孩子,大河报记者采访蒋庆伟老师

发表于:07-15 浏览:603 次

“你是男孩子,不能老哭鼻子。”“你是男孩子,胆子咋这么小?”相信不少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听父母说过这样的话。近几年,随着“伪娘”“小鲜肉”等词汇的走红,男孩子女性化的倾向再次受到关注,男子汉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眼下,孩子们正值暑假,在父母眼皮子底下天天晃悠;再加上酷暑天气,父母们的火气也都随着气温不断暴涨,对男孩子的数落也一再上演。

2017710日,大河报记者牛洁针对如何教育男孩子这方面的问题采访了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蒋庆伟老师。蒋庆伟老师依据10多年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经验,对男孩子性别教育问题进行了专业分析。

蒋庆伟老师说,很多家长会告诉孩子,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哭是一种表达情绪的途径,当父母让孩子把眼泪憋回去的同时,也阻碍了孩子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男孩儿成年后,可能会习惯性地压抑自己,遇到难事会喝闷酒等。但是研究发现,人的情绪是不会被压抑的,也就是说,情绪从某一处被压抑,必然会找另一个出口爆发。比如,成年男性可能会把家里的烦恼心事带到工作中,借题发挥,把情绪发泄到下属身上;也可能在工作上受了委屈,把气撒到妻子、孩子身上。

除此之外,因为自身缺乏表达情绪的能力,也就不大能接受其他人的情绪。在工作上,可能表现为,沟通能力欠缺、少了点亲近感。这一特点,反映在家庭中,危害更大。比如,对于妻子、孩子,不懂得倾听,进而造成其他家庭成员的压抑,影响家庭氛围。“现实生活中,很多妻子抱怨丈夫不会沟通,这在许多丈夫看来不是大事,但对于热衷倾诉的女人来说,却是致命的,甚至会对夫妻关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五个关键点,教您绕行误区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错误的男子汉教育呢?对此,蒋庆伟老师给出了建议。

第一,无论女孩儿还是男孩儿,在6岁之前,都需要从父母身上获得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这是一个孩子自信、坚强的前提。因此,在教育男孩儿成为男子汉之前,父母也应反思,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爱。

第二,不要将勇敢、坚强等词汇的理解片面化。勇敢、坚强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即便有担忧、有畏惧,仍然可以面对并解决问题。这一定义,本身就允许并肯定了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情绪,而且可以表达。

第三,当男孩子表现出胆怯行为时,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因为这一做法,其实是一种强化,甚至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按照胆怯的行为习惯要求自己。

第四,与其单一向孩子强调勇敢、坚强等概念,不如换一种更实在、更理性的教育方式。比如,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但这件事又必须去做时,父母可以适当忽略孩子的情绪,告诉他情绪可以发泄,但现实是,这件事必须完成,从而培养孩子面对问题的勇气。

第五,当男孩子变得包容、勇敢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男孩儿危机”依然堪忧,需多方努力

蒋庆伟老师还特别强调,对男孩子的教育,不可因噎废食。“坚持男子汉教育,仍是主流,因为‘男孩儿危机’的现状依然堪忧。”

蒋庆伟老师说,家庭教育的作用非常关键,父亲在男孩儿的成长中,起着榜样作用。但生活中,许多父亲忙于工作,长期缺席家庭,会造成男孩子的迷茫、纠结,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甚至无法形成稳定的价值观。

学校方面,虽然这几年在增加幼儿园、小学男教师方面取得进展,但男教师紧缺的现象依然存在,还需进一步增加比例。

最后,媒体有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责任,不能为了迎合受众,对“伪娘”之类的现象过分关注和报道。“男子汉教育,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标签:情感问题

专家推荐

CopyRight ◎ 2016-2018 版权所有: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咨询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