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微信关注
小编:2017年10月13日《大河报》针对俞灏明演反派被骂,采访阳光心理首席咨询专家蒋庆伟,阳光心理咨询师提醒:小心投射效应扭曲你的看法。
(记者
张畔)
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饰演反派的俞灏明因之前烧伤与昔日小鲜肉形象大相径庭,而他稍显僵硬的面部肌肉,更让不少观众大呼“差点没认出来”。
而随便打开一集,都有恶意诋毁的弹幕:“俞灏明舌头也烧毁了?能不能好好说话?”“脸烧成那样还出来演戏?”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庆伟表示,在心理学上,这叫做投射效应,就是你将自己内在的情感与情绪、冲动与愿望,影射在另一个人那里,其结果是严重扭曲了你对这个人的真实看法。
观众的谩骂,使得憎恨情绪找到了宣泄出口,而最终将这种情绪投射于电视剧中的角色。
可是,为什么车祸毁容之后的胡歌能凭借《琅琊榜》再度得到褒奖?
蒋庆伟表示:“胡歌饰演的正面角色梅长苏睿智、隐忍,又有谋略,当观众看到对方有我们喜好或者渴求的一些品质时,会本能地放大这些,并且把角色附带的优秀人物的品质加于演员身上。”
经历换皮的烧伤治疗后,俞灏明从苦难中走出来并投入工作,在剧中把坏人演得让人憎恶,证明了他的演技,有些观众骂他,可他何错之有?
蒋庆伟说:“作为公众人物,俞灏明愿意从烧伤后遗症中走出来已经很不容易,如果观众再旧事重提、恶语中伤,或许会让他再度陷入心理创伤。”
蒋教授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错误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