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自行车上的秘密(下)

发表于:12-30 浏览:635 次

豆豆从小就喜欢和爸爸在一起。

而且,据说在豆豆还是婴儿的时候,爸爸就经常坐在床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

所以爸爸那么爱我,一定是希望我能成为最优秀的好孩子!

豆豆正是知道爸爸所要表达给她的意思,又不愿让爸爸失望,才会用配合他编故事的办法来宽慰他的。

想必爸爸也会了解豆豆的心愿吧?

豆豆和爸爸的自行车灵活地向前行驶着,倏而在小路上划过流畅的弧度,带着各自美丽的心愿,奔向希望的远方。

 

我就是故事里的“豆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期望非常之大,然而,这个期望似乎缺乏实际性和管理性。

在商业中有目标管理这样一个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公司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工作,并根据这个目标,制订行之有效的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整个工作都是为达到目标而服务的。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如同公司的远期目标一样,没有期望是不可能的,但是期望也要适合孩子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令孩子真心乐意接受,并且随时为孩子达成目标提供帮助。

当时,父亲对我的期望就是:成为全班学习最好的学生,并且顺利升入中学、大学,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我的实际状况却是: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下,其中数学单科还是倒数几名,并且我又对上学感到十分厌恶。

所以父亲的期望对我来说,完全是遥不可及的。

这个时候,尽管父亲煞费苦心地编了那么多故事,来启发我要努力学习,但是对我来说,这个努力并不具备任何意义。

我在咨询中接触过的不少孩子的家长,都会和我抱怨:我的孩子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因为不努力,其实凭他的聪明,只要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上去的。

但是,很遗憾,我不得不告诉这些含辛茹苦的父母们,如果我们不能够了解孩子实际的学习状况,帮助他找到学习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指导,那么努力学习就成了一句毫无意义的话。

孩子面对这句话时的感觉,会犹如一个普通单位的领导,突然让职工去造一枚原子弹时,职工的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一样。

 

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期望时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小而实际。

首先,期望的内容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后,根据孩子的实际而做出的。

而且,无论我们对孩子最终的期望是怎样的,但是对孩子表达出来的内容却是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够得到的目标。

这就如同一家公司每年虽然需要制订宏伟的年度计划,但是这个长远的年度计划,却是由季度、月度、周度,最后落实到每日的具体计划而构成的。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可以是:爸爸希望你能在一周内把这个单元弄会,怎么样啊?或者有信心在月底的考试中进步两名吗?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己学习的目标往往还不太清晰,主要还是以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或者同学为参照依据的。

所以,他们发现自己只需要稍稍付出一些努力,便可达到令父母高兴的标准,就会很乐意地去实现它。

 

其次,从期望的达成来看,存在一个策略的问题。

比如说,有的孩子数学成绩总是上不去,但是他可能不是整个数学都没有学好,而只是某一单元或某几个概念没学扎实。

但是,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可以掌控自己学习状况的地步,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地方不会,以致于泛化到对数学这个科目都感到恐惧。

这时,父母再对孩子谈要努力学习数学,孩子又徒增了更大的压力。

所以,父母与其不住督促努力达成目标,不如指导孩子通过平时的作业和考试情况,了解学习的漏洞和优势,为孩子提供一些好的方法,学会查漏补缺,一同制订具体可行的计划,以促成目标的顺利达成。

这样,父母对孩子期望的目标管理,也就可以初步实现了。

一旦孩子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慢慢摸出一些学习的窍门,逐步进入学习状态。

这个时候,即使父母不说,他们也会学着自己进行一些目标的管理了。

我们对孩子要少叨唠多关注,不空干涉,而做具体指导。

相信孩子终会在我们的期望中,快乐地成长。

标签:青少年

专家推荐

CopyRight ◎ 2016-2018 版权所有: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咨询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