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微信关注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需要在群体中生存,任何时候,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被需要,不论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子关系,上下级之间,还是同事间,相互需要相互付出才是一种平衡状态,偏离了就会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心理障碍。
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并且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你就会经常被社会被人们需要,你就是一个倍受关注的人,那么你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小梦是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的春季实习生。
午饭时她聊起一件感觉有趣的事——
昨晚接到室友桃子的电话,她说,“老二,你们现在在哪呢?”,“老二”是我在闺蜜圈的昵称。
我以为她要帮她在宿舍找什么东西,“我刚出来,你有啥事?”
她蹲在厕所里,“我喝了得有十瓶RIO,估计已经有点喝晕了,现在就想睡觉。”
“什么,喝了那么多,能藏回来一瓶不?”
她笑了,“特别好喝,我给你说。”
“我去,你这人真过分,人家最喜欢RIO了却喝不上,你还说好喝,自己却喝了十瓶。”
她又笑了,“不是,老二,你得和我说说话,我怕我睡着了。”
聊了几句,她那边有人找,然后就挂了电话。
然后我自己就笑了,心里感觉特别温暖。
我和桃子是室友,像很多别人的室友一样,我们小到性格不同、大到三观不和,无论办事还是做人,都有很大出入。
我也能感觉出来,桃子在大小事上不是很想和我在一块,我也理解。
因为我特没主见。
不严重的说,小到美食,大到服饰,除非真的难以忍受,我的回答都会是“还行”or“还好”。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你真的会觉得无趣,而且很难有所突破。
我也特没脾气。
没有任何美P,真的是烂好人一个。
就算她拿不喜欢的面膜换我喜欢的面膜,我也会同意。
其实就算是我遇到我这样脾气的一个人我也不喜欢,好想无论什么事都是我在欺负她一样。
我还特爱多想。
我自己就很累,我身边的人只会更累。
记得有一次桃子哭了,她说“人家从来不多想,又不是别人,咱都一个宿舍的,想说什么就说了,闹完笑完就过去了。”
可是,别人吃饭不喊我,我就觉得讨厌我。
还有什么不会让我难过。
所以,当和桃子一起走在路上或者在教室听课的时候,她习惯性的跨着我胳膊,她用脚踢我屁股“老二,借我只笔用”,我都好开心。
我这人从来不觉得什么属于我,所以生活中一点“小温暖”总会感动我。
有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小时候爸爸外出打工没有在我身边,所以我总是没有安全感。
有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小时候我脾气倔总不肯低头认错但我妈最终会不再打我,所以我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有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小时候南胡同的那个小闺女老是一言不合就揪我耳朵,所以我总是不敢和别人吵架。
有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小时候同桌的那个女生老给我说别人坏话,所以我总是爱把人想坏。
有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小时候隔壁婶婶大妈总爱笑我偷抹我妈口红偷穿我妈高跟鞋臭美,所以我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披散头发或者扎好看的辫子。
过去,好像一点点深透了我的未来。
你觉得我很可悲吗?
你觉得我过得很辛苦吗?
你觉得我幸福吗?
可悲,因为一生很短暂,回头算算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了。
可是你一直屈就别人,委屈自己的渴望。
久而久之,灵魂就会飘去远方,独留躯体消磨时光。
因为人都是自私的,你在你的所作所为中感受不到快乐,你会迷茫,然后颓唐。
你不甘,可是你又找不到前进的动力。
你在向前的渴望和消极的行为中痛苦。
而懒惰,不仅是一种传染病,还是一种慢性病。
没有什么特效药,只有自我救助。
幸福,因为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很爱我,她们给了我很多温暖。
其实,什么关系都需要双方的付出来维系。
无关你多我少的毫厘之分,只是反馈你也珍惜的讯息。
正因为如此,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感激,满满的不舍。
阳光心理资深咨询师唐老师认为,被需要感不分男女,但男人可能更强一点。
毕竟大部分男人的爱情多从怜悯之心开始,楚楚可怜比独当一面更有吸引力;男人需要感觉被需要,一味照顾他,一味什么都不麻烦他终会在他遇到可以照顾的女孩时失去他!
赵又廷在一个采访中坦言自己很在乎“被需要”的感觉:“我很了解自己,我是一个很需要被需要的人,就是我希望你期待我有表现,我才会给你表现,如果你不期待的话,我其实很难给自己一个动机或者动力去做这件事情。你告诉我的话,我会更了解你要的是什么,比如说这个角色要以哪种方式进入状态。”
所以很多情感专家给女孩子出倒追男生的建议时,会说:让他来帮助你而使他喜欢你。
这真的是一个妙计啊!
男生会想,你找我帮忙让我做事,我就会感受到“被需要”从而佷开心。
男人最受不了的就是无用和多余。
而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完全可以提升他的自信,激发他的斗志,让他感到欢愉,从而回向给他这种感觉的人,彼此都受益。
被需要感是另一种安全感,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
就像对于不熟的人,我们往往表现出一种很客气的距离,更不会跟她讲自己遭遇的不堪。
潜台词则是:对不起,我和你不熟,你不被我需要。
哥哥其实很少会跟我讲他的工作,因为领域的不同,我也总觉得自己不懂便也很少问。
倒是自己常常把工作中的好与不好全都一股脑倾诉给他,一副坦然把对方当垃圾桶的姿态,也没觉什么不妥。
最近身在外地的他有一天跟我通话讲了很多——遭遇的工作阻碍、扯皮、挫折等,他说:我只是跟你倾诉一下,你不用担心。
但我还是很震惊。
一直以来在他面前我都像一个长不大的小女孩,任性无理取闹,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宠我的人也会有不开心,也会有很多压力,也会有需要疏解的时候。
是啊,不喝酒不吸烟不打游戏,那么这些不愉快都靠什么消化的啊。
爱,是相向的!需要别人是种有依赖感的幸福,但这种被需要更让人感到欣慰,因为你是被信任的被依赖的。
而这种被需要提醒我应该像个成年人一样处理问题,在我在乎的人需要我的时候能够给他一个很坚强的臂膀。
被需要感也是一种价值感的体现。
当有一天我们不被谁所需要了,生活也没有了支撑点,人生没有了任何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该走到哪里去!那,其实是种很糟糕的状态。
一个朋友最近工作被调岗,一下子变得十分清闲。
表面上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为终于不用那么忙碌而感到欣喜,但她的内心却突然感到空落落的,不仅是因为不习惯,更是发现原来自己没有那么被需要了。
这种失落感在热闹的办公室里会有,在夜深人静的一个人的房间也会有。
现代社会的竞争亚历山大,但凡有点志向的小盆友都希望有份让自己有力量的工作。
这份被需要感来自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确认,如果没有这种价值,就会感到迷茫和困扰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担心要怎么办。
后来她释然了,不妨先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提高自己,并且多去了解其他岗位是做什么的,寻找有兴趣的部分。
这样当机会到来的时候,自己依然能像条汉子一样把握住。
所以,被需要感有时又会成为一种压力一种动力。
因为它,人们才因此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之努力。
被别人需要,有时可以让平凡的人变得优秀,让软弱的人变得有力量;对任何人都一样,哪怕是懵懂的孩童,哪怕是柔弱的老人,他们同样渴望被需要,同样有权利享受被需要的幸福和满足,同样希望在被需要中证明自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正如孩子看到怪兽在电视上出现会情不自禁钻进我们的怀里,会激起你的保护欲。
正如孩子帮助你拿了某件东西,你夸一句宝贝你真棒,会让他下次更爱帮助别人。
正如好久不见的父母做了一桌菜,你把它们全吃光了他们会很开心。
正如朋友向你咨询,最后你的建议被采纳还成功解决了问题,你很满足。
也许现在很多人总是会怕别人麻烦自己,总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总觉得自己的事还没解决完哪有心思帮别人,但殊不知这样并不会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因为当你越来越冷漠,越来越不被需要,就会有一种被社会疏离的感觉。
生活也许比平常安静很多,但你会因此感到空虚和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