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不爱说话的人,内心有多痛苦你知道吗

发表于:12-03 浏览:340 次

//你是否也是一个隐形的“被动沉默者”?//

“明明渴望与人交流,却只能沉默”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如何看待这种当下越来越普遍的「沉默」人格?

问题中,透露出了很多人的苦恼,一种可以称之为“被动沉默”的困扰:

在社交场合中一开始说话,就会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在意周围的目光;

明明心里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但就是在关键时刻脑子一片空白,表达不出来或者不敢表达;

特别渴望与人交流,也知道与人交流是好事情,但就是无法做到大方自然地做到......

这些被动沉默者,往往因为实在太难与他人自然交流,所以总会否认自己:我不会说话,我只能尬聊,我在别人面前太容易紧张了......最后只好退缩回去,收回要表达的心。

一边羡慕周围的人可以侃侃而谈,一边用沉默来掩饰自己的一切紧张,形成所谓的在人群中“不爱说话”的一类人。

看似是主动选择了沉默,其实都是被紧张感逼着,被动地成了一个社交孤岛。

“明明渴望与人交流,却又无法开口表达,于是只能假装沉默”的怪圈。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了这一类人陷入如此矛盾的心理和行为境地?//“被动沉默者”是如何养成的?
“我渴望表达,但我害怕出丑”

渴望表达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和需要,而不敢表达的人往往意味着——在他们早年与养育者的互动中,遭遇过表达创伤:

表达出了自己,但是没有人理睬;或是,经常被人否定或嘲弄;或是,总是被人不接纳甚至攻击.....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白:

“小孩子懂什么,不懂就不要瞎说。”

“你看你支支吾吾了老半天,看看人家美美,说得多利落。”

“为什么你总是这么不懂事,你看叔叔阿姨都笑话你了。”

“你这个样子,在学校老师怎么可能会喜欢你?”

听了家长这些话,那幼小的心灵会是什么感受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在这种严厉的教育下,你会发现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越来越不自信,心里想着如何表现的伶俐大方,讨人喜欢,可是在行为上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的,因此言语和行为常常显得笨拙。

到了后来,为了避免父母的指责和批判,索性选择少说话,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沉默的策略来应对社交,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个“无法张开嘴表达自己”的唯唯诺诺的沉默的人。同时,父母对自己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到自己以后的社交生活中。

接受了父母的这些批判和克制,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个表达自己的能力很差的人,于是每次表达都没有自信,会很紧张,害怕表达不好会出丑。

“我渴望表达,但我害怕出丑”,大概是此类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写照。

//表达是为了获得认可//

“我万一出错了,他们会怎么看我”

表达是为了获取认可和赞美,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为了交流。

如果要去表达自己,自己会过度关注周围环境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于自己表达后的反馈。

因为过于关注评价和结果,自己反倒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了。

自己经常在发言或表达时,会过度的盯着对方的反馈或周围环境的反应,结果大脑容易变得一片空白,前言不搭后语,超级紧张、结结巴巴,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要表达什么。

而这种尴尬的状态又增加了自己对于表达的羞耻感和恐惧,使下一次的表达难度加大。

此时表达已经被异化,更成为了一种能力的展示。

总而言之,表达不重要,表达背后能否获取掌声、赞美和认可很重要。

/对需求和关注的羞耻感
//

“说了后没人理我,不是很尴尬”

表达是对关系的渴求,是对别人的渴望,当我们说出一句话时,往往似乎话并不重要,但我们内心是渴望被回应和呼应的。

正如在上文所说,每个人都有需要被关注、被看见的需求和渴望。

但是如果在早年我们发出需求和渴望时,没有人回应我们或呼应我们,我们就会对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羞耻感:

为什么我总是这么需要你,而你并不会满足我,而且你为什么并不需要我,一定是我有问题。”

这种不被满足和看见的渴望会塑造一种“求而不得”的羞耻感,为了避免这种羞耻,我们会逐渐压抑我们的渴望或需求,甚至用不再发出渴望和需求来避免失望,这就造成了回避关系的一类人。

有的沉默是对关系的焦虑,

有的沉默就是对关系的回避。

在这种回避性沉默背后,掩藏着的是成千上万次的失望:害怕自己说出的话,表达出的自己,像投进大海里的一粒沙子,毫无反应,没有人在意。

//如何走出“被动沉默者”的心理困境
//

改变心理误区:

与人打交道不是能力考验,而是真实的人际互动。

与人打交道、互动就是一种很本能的需要,跟吃饭、喝水是一样的,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并不会时刻在评判我们,而且我们已经是成年人,最终对自己的评判其实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这个是别人左右不了的。

另外我们也要改变喜欢评判别人在社交中的表现,把人划为三六九等这样的认知,学会更多的把注意力关注在别人表达的内容、需求和感受上。

不是本着排斥和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而是从本质上用全然接纳别人的心理去与人交往,这个立脚点变了,看到别人的方式也会随之一变。

当我们对别人的充满全然的接纳,再也不因为别人表达的好坏去评判别人,从而我们对自己也就接纳了,对评价和是否关注的认可就减少了许多。

直面自己的恐惧、焦虑情绪

因为早年被否定、不接纳带来的创伤体验,这样的来访者难免在社交互动和需要表达时会充满恐惧和焦虑。

我们需要看到这种恐惧和焦虑,并尝试去直面接纳它,而不是与其对抗。

恐惧和焦虑来源于早年养育者对我们的否定和不接纳,在这些恐惧与焦虑的背后,掩藏着的是一个无助、难过、委屈和绝望的痛苦的小孩。

我们必须看到早年因为不当的养育所造成的那些创伤及其从未被愈合过的伤口,然后好好的拥抱、接纳、鼓励一下这个小孩:

告诉ta,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错,她很好,并没有妈妈说的那么不好。

3

不要与敏感、紧张较劲

由于早年的经历,敏感、紧张已经形成,这已经是我们的能力目前达到的最好状态,不要去跟自己的敏感紧张较劲,不要去跟别人比较。

允许自己敏感紧张,允许自己恐惧,接纳自己在这一面上暂时存在不足,要去理解自己而不是强求自己不敏感紧张,当你允许自己有恐惧、有敏感有紧张时,敏感紧张反倒被化解了。

对于容易紧张和敏感的“被动沉默者”们,这样的自我接纳和呵护,往往能让自己放松了下来,表达好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生命的重要动力是渴望被看见,它们渴望表达互动,这在动物身上都表现的如此明显,何况是有语言有思想的人类。

没有人喜欢沉默,也没有人喜欢冷漠。


标签:人际关系

专家推荐

CopyRight ◎ 2016-2018 版权所有: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咨询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