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游戏成瘾”挺好的

发表于:03-13 浏览:303 次


孩子真的要气死我了!

一天到晚的抱着手机玩游戏,

玩的认真了你喊他他都不理你,

晚上玩的晚的时候都到半夜,

第二天早上喊都喊不起来他。

 

前两天他玩游戏的时候喊他他不回话,

我一生气就把他手机抢了过来,

你不知道抢他手机都给抢他命一样,

从抢完他手机以后他就不愿意去学校了。

 

我现在该怎么办?

他这种情况是属于游戏成瘾吗?

能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吗?

前几天一位母亲问了我这样一些问题。

 


什么是上瘾呢?

上瘾对于个人有着极强的拖拽力。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

当你上瘾的时候,你不做这件事,就老是惦记着,你做别的事情你也惦记着,而且你一旦做起来,想停都停不下来。

 

其实上瘾是和癌细胞有点像的,

正常来说,

人体每天都会产生极少的癌细胞,

在免疫力正常的时候,

人体可以杀死这些癌细胞。

 

但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

杀死癌细胞的速度就会变慢,

癌细胞就会增多,

慢慢侵占人体的其他器官,

最后就和宿主一起毁灭了。

 

上瘾也是一样,无论是烟酒、赌博还是网络游戏的上瘾,瘾头都会一点点侵占这个人的生活,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工作的时间、睡眠的时间等等,最后这个人的生命也只剩下“瘾”本身了。

基本上这个人也离自我毁灭不远了。

 


为什么会上瘾呢?

 

有些人会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玩游戏,

这里面甚至不乏大量的成年人,

他们往游戏里投钱,

多的可能是几万数十万的在游戏里买装备,

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

在对某事上瘾之前,这个人已经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感受到了挫败感,无意义感,或者是失败感。

 

当他有这种感觉的时候,那个“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让他逃避和遗忘现实,填补空虚和无意义感。

 

当他在其他的地方失败的时候,

他通过抽烟、喝酒或者是玩游戏、玩手机,

就能够遗忘那个挫败感,

甚至在手机游戏里面,它还能够获得某种成就感。

 

那些容易对某事上瘾的孩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社交能力偏弱。

 

偏孤独一点的孩子,

会比活泼开朗的孩子更容易对某事上瘾,

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体验到这种人和人之间交往所带来的鲜活的互动,游戏,交流,爱和感动,

 

通常他们在家庭里面也常常会体验到被压抑,被限制,被强迫的感觉。

 

他们没有其他办法去改变现实,

他们压力很大,

每天都在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

不喜欢做的事情,而且没有权利说不。

 

他们心里很苦,过得很没有意义,感到现实的人生就是一场煎熬,所以就会试图在一些他可以选择的其它的事情上去寻找意义。

 


很多来我们这里咨询的孩子,

通常是由父母带着,

这些孩子有不少是看手机成瘾、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的孩子。

 

通常来讲他们都在初一初二这个阶段爆发“网瘾”。

 

因为在小学的时候孩子年龄偏小,

这个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强,

他的力量感也不是那么强,

所以父母压抑也就压抑了,父母强迫了也就从了。

 

但是等他们到了十三四岁之后,

他们有了更强的自我意志,

他们希望能活出更真实的自己,

所以他们就会通过叛逆父母之前对他们的控制来表达他们自己。

 

当我去问这些孩子的父母:

“在他开始出现游戏上瘾、逃学等问题行为之前,他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

 

大部分来咨询的父母都会回答:

“很好啊,很乖很懂事!”

 

正是因为前面孩子太乖太懂事,

才有了后面极大的反弹。

所谓的“乖孩子”,

并不是说孩子真的跟父母有很深的连接,

孩子内心被满足得很好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平稳。

 

真相往往相反, 

“乖孩子”也有很多真实的想法,

只是在面对严厉的,

希望他乖巧听话的父母时,

他没有场景也没有机会去表达。

 

在这种长久的压抑之下,

在游戏或虚拟世界中寻找自由和慰藉其实是必然的。

 

而且现代的电子游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社交层面的需要,无论是抖音还是在线看视频刷弹幕,又或者是游戏中的组队战斗……都有很强的社交功能在里面。

 

在中国很多家庭里,

孩子更多是被当做“学生”看待,

而不是被当做人看待。

 


而和“学生”这个身份绑定在一起的感受则是压力、竞争、努力、坚持……

这些让人疲惫和紧绷的东西。

 

孩子们关于和“学生”这个身份无关的,

无压力的沟通和连接是极少被满足的。

所以在网络中,在游戏中,

是孩子们唯一能在那段时间里感受自己不再是个学生,而仅仅只是自己的时间。

 

有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玩游戏的时候,

会比较容易担心的就是:

这个孩子对游戏感兴趣,其他的事情他都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学习坐不住,半小时就要出来溜一圈。

 

这种情况确实需要父母去思考,

去观察他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

比游戏好玩的,或者说跟游戏一样好玩的东西有很多。

 

如果这个孩子他都意识不到还有其他的好玩的东西,那么说明这个孩子其实在其他很多的领域当中是有挫败感的。

 

他只在游戏当中找到了存在感、意义感、价值感,所以他就不愿意去其他的领域尝试了。这个也是父母需要去关注的——他的挫败感从何而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就是任何一件事情,

如果你一旦把它变成一种强迫的事情,

无论本身多有趣,都会变得无味而令人痛苦。

 

就比如你逼着一个人吃他最喜欢的饭,

他开始的时候可能吃的很高兴,

连续吃个一个月他可能看到这个饭就想吐。

 

这也跟孩子学习一样,

逼着他学一年两年可能可以,

但一直逼他,他总有厌烦的一天。

而可悲的是中国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到大被家长逼着学习的。

 

唯独在玩手机游戏这件事情上,

父母是不想让孩子去玩的,也不会逼着他去玩。

 


尝试一下,如果父母要求孩子:

“你必须要给我玩,从早要玩到晚,要玩就玩好,就按照职业电竞选手一天14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最后一个小时测试,不达标不准睡觉。

 

当一个人真的被要求这样做的时候,

他一定没有办法很好的去享受玩游戏这件事情。

所以父母需要去思考的是,

为什么孩子对生活中其他的领域都慢慢地变得没有兴趣了。

 

毕竟,没有哪一个孩子天生唯一感兴趣的事就是玩游戏,一定是他曾经对一些东西感兴趣过,但是因为父母的一些做法,慢慢的让孩子丧失了对这个事情的热情。

 

而恰好是因为父母并不希望孩子玩手机,

对孩子没有这种功利性的要求,

所以孩子没有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我一定要玩出个样儿来的压力感。

 

因此,

他反倒能够很好的去享受这个过程,

并且还能够把它做好,

而且能够完全地投入在里面。

 

我们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并不认为孩子玩游戏成瘾有什么危害,反而是拯救了他们,因为他在游戏中获得了现实中没有的存在感、成就感、价值感等,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谢谢游戏。

标签:青少年

专家推荐

CopyRight ◎ 2016-2018 版权所有: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咨询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