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张扣扣杀人案:母亲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一生!

发表于:07-21 浏览:236 次


张扣扣为什么要持刀杀人?

网上很多的舆论都在赞扬张扣扣的为血亲复仇的勇气,把张扣扣当做义士和英雄来歌颂,或者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带节奏,把舆论引向对司法和体制的不满,关于律法,我们不做评论。

但是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张扣扣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

孩子的一生是对父母的映射。

如果要谈张扣扣杀人案,那就不得不说一下,张扣扣杀人的根源,张扣扣的母亲。

张扣扣为什么要持刀杀人?

张扣扣的母亲汪秀萍1996年8月死于与王家的一场邻里冲突之中。

根据张母案的判决书陈述的事实,以及后来媒体采访当事人及目击者陈述的事实,案发时的基本事实细节是:

汪秀萍,张扣扣的母亲,被王正军用木棒打死。

对孩子影响一生的母亲

张扣扣眼睁睁的看着母亲在自己的怀里断气、死去。那年,张扣扣只有13岁。

有记者采访张扣扣,有三个场景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令他终身难忘、时常浮现:

心理学上有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叫创伤后应激障碍。

它的典型定义是:“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许多症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症状是“记忆侵扰”,即受创时刻的伤痛记忆萦绕不去。

张扣扣本人曾供述“眼睛一闭,当年的场景就浮现了上来……经常梦见母亲去世的样子”。

一个13岁的男孩,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被赤身裸体的暴露在大厅广众之下头皮被人割开,头骨被人锯开,这样惨绝人寰的血腥场面,对于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儿童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孩子来源于母亲的子宫,对于未成年人的孩子来说母亲与孩子在心灵上是同一的,是荣辱与共的,13岁那年,死在张扣扣怀里的,被当众解剖的不仅仅是张母,还有心灵上的年幼的张扣扣。

如果当年张母没有朝王富军吐口水,是不是就不会引来杀身之祸了。

如果当年王富军再稍微忍耐一下,是不是也不会有今天的灭门之灾了。

如果当年有人重视一下这个孩子,对他进行心理治疗,也不会走上犯罪的边缘了。

但是没有如果,因为当年小小的一个插曲,两个家庭被破坏,五条生命逝去,悲哉!哀哉!

标签:社会心理

专家推荐

CopyRight ◎ 2016-2018 版权所有: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咨询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