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团体】 “心理动力学心灵成长团体”第一期团体活动

发表于:06-26 浏览:490 次

6月25号下午是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举办的每周一次的“心理动力学心灵成长团体”活动时间,活动现场各位老师围坐在一起,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成长。

1.环节一

这次的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自我介绍。这就体现了心理动力学小组管理者的作用、功能。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建立并维持团体设置。蒋老师通过让大家自我介绍,使大家都认识到他们是一个团队的,他们是连结在一起的,在团队中要互相帮助。第一个自我介绍的是张老师,她简洁流畅的介绍让大家很快就认识了她。接下来各位老师也互相认识,气氛融洽而欢快,很快大家就融入了这个新的团体。

2.环节二

第二个环节,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对“心理动力学心灵成长团体”活动的认识以及期待。这个问题发人深思,也希望从这个问题,引出动力性团体的“动力源”。首先张老师踊跃发表了她对团队的期待,接下来各位老师也纷纷叙述了他们的想法。可以看出大家对心理学、对自我探索、自我成长都是充满了兴趣,而且也都有很多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我们的团体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就步入了正轨。

所谓动力性团体是指由团体、团体成员和团体领导者组成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与个体精神分析不同的是,团体体验将内部世界看成各种关系的组成成份,而且深受各种关系的影响,这些关系包括与他人的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及文化形式等。

3.中心环节

孙老师讲述了她在家庭生活中的“与众不同”:比如总是记不住水电费,总是忘掉宽带的速度等等。孙老师作为一个“动力”,推动着团体活动的进行。团队中有些成员也出现了移情,产生了共鸣。听完孙老师的故事,团队成员作为“共同治疗师”,纷纷各抒己见,给孙老师提了一些建议。接着蒋老师的一句话“你是如此的善于自我攻击”点出了孙老师的情结所在。孙老师听后受益匪浅,认识到自己以前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注意到的地方。

最后,蒋老师用退行的理论、方法,分析到孙老师的原生家庭中,并分析出孙老师如今的与众不同,可能与她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其他成员在听孙老师讲述后,不仅仅这个事情刺激到了他们,而且还有他们对这些事情的幻想和情感,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被所感知到的事情所促动,他们对这些事情和现象的幻想和情感也使之受到促动。例如余老师在倾听时,会有头疼的感受,这其实也是孙老师在小时候发生这件事的感受。

4.活动感悟

通过今天这一次活动,孙老师认识到了她以前所没有发现的自己。其他成员通过自我觉察,突破思维局限,也从孙老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同,让自己得到了成长。大家都获益匪浅,期待着下次的团体活动!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成长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的去自我探索,自我挖掘,才能更好的完善自身,才能让个人价值得到最好的实现!

CopyRight ◎ 2016-2018 版权所有: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咨询师登录